【专题案例】天外星球上的飞碟——四川稻城亚丁机场
摘要: 稻城亚丁机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县北部的海子山上,距县城50公里。稻城亚丁机场建成于2012年,海拔4,411米(14,472英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机场概况
机场名称:稻城亚丁机场
管理机构: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设计单位:上海匠人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师:黄震
室内设计单位:甘孜州多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设计师:成芳
建成年份:2012年
稻城亚丁机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县北部的海子山上,距县城50公里。稻城亚丁机场建成于2012年,海拔4,411米(14,472英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从机场的规模及旅客吞吐量而言,稻城亚丁机场只能算是一个非常小型的机场。它的机场跑道长4,200米(13,780英尺),飞行区等级为4C(目前机场飞行区等级最高为4F),包括4个机位的停机坪,候机楼建筑面积仅为8,796平方米。按照设计,到2020年,它的旅客吞吐容量为28万人次。这相当于,如果用150座的空客A320进出港,每天只需要6个架次的进出港航班就能达到这个设计的旅客吞吐量了。
稻城亚丁机场虽小,但它的设计却极具冲击力,酷似一个从天而降的飞碟。
飞碟降临“天外星球”
稻城的亚丁景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呈现出世界美丽的高山峡谷自然风光,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稻城亚丁机场所在的海子山,共有1145个大小海子(高原湖泊),没有树木、河流,就连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蛮荒”得象是火星表面。因此海子山也被称为“天外星球,千湖之山”。
正因为如此,建筑师在设计亚丁机场时,结合了当地的地形风貌并进行大胆联想,设计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飞碟”形状。从飞碟“碟”盘的四周延伸出四条接引桥,可以同时停放四架大型民用飞机。主建筑“飞碟”则是一幢3层的航站楼,内设进出大厅、候机大厅、贵宾室等功能区域。
巧妙引进自然光
主建筑飞碟表面从中心向四周有规律地点缀满了鳞片,仿佛是天外飞碟上的透气孔,因此,这艘人造的”UFO”给人特别逼真的感觉,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在飞碟的顶部,建筑师设计了一个极大的中庭,用以引进建筑顶部的自然光。中庭上方采用了钢架结构用以承接中庭,形成了一张放射状的圆形大网,也同样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上下两片飞碟扣合的部位,实际上并未完全扣合,而是留了一条并不显眼的缝隙,这条缝隙让飞碟看起来更逼真。在整条环形细缝之间,安装了透明的玻璃大窗,也可以更大程度地引进了自然光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别具一格的室内灯光
与国内的大型机场的设计不同,从亚丁机场外部进入出入大厅时,亚丁机场并未给人以空旷的疏离感,其恰当的层高既不会让整个空间显得逼仄,也不会令人感到无助的空旷。灯具采用暖光源,也即时拉近了机场空间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进出大厅的天花采用了环形图案设计,与UFO的“圆形”元素契合。在环形图案之间,由圆心向四周辐射的方向,分段间隔安装线型灯管,呈现出了流星飞散的效果。在环形之外的区域,辅以小功率的点光源,则给人满天繁星的错觉,让人不禁以为进入了浩瀚的星际穿越旅行。
在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外表下,稻城亚丁机场却藏着一颗传统的“心”。
稻城是四川甘孜藏族聚居地之一,为了体现出当地的民族特色,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室内设计师根据当地的民族习惯,采用了很多藏族的元素来设计。候机大厅和贵宾室等室内空间铺上了藏式地毯,四周挂上了藏式壁画,空间里则摆上了藏式家具。而机场内部使用的吊灯、台灯、落地灯等都是设计师专门设计再找灯具厂商定制的。灯具里都凝聚了浓厚的藏族特色,例如
祥云形状的的顶部吊灯放射出温暖柔和的灯光,与藏式地毯、藏式壁画、藏式家具相互辉映,营造出了一个独具民族风情而温暖舒适的候机空间。
结语:
2013年9月16日,稻城亚丁机场正式通航,现在已经开通了稻城至成都、西安、泸州、重庆四条航线。从通航至今,截至2014年11月25日,稻城亚丁机场已经迎来送往超过16万旅客。
稻城县距离成都760公里,亚丁风景区距离成都870公里。稻城亚丁机场开通之前,从成都坐车到亚丁单边需要两天时间,如果遇到塌方、泥石流、大雪封山等,再加之公路交通通而不畅,两天也未必能到。这就使得稻城真的成“天外之地”,令很多游客一边对亚丁的美景向往不已,一边却只能望而却步。
而稻城亚丁机场的修建,则架起了一座连接天外之地与外部世界的天梯,迎来送往世界各地的旅人。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