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阿拉丁全媒体 文编/ 林丽旋
图/ 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 郭骅,世界华人摄影家学会副会长 许志刚,
上海市市容景观事务中心 陈纬玮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城市景观照明改造和建设的城市,上海可谓一直引领着中国城市景观照明发展的潮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上海的城市景观照明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又有哪些被吐槽被诟病的地方?在城市景观照明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人为之奋斗过?又有哪些人与之一同成长?阿拉丁全媒体发起“微谈”,一起来听听他们说道。
微谈阵列(排名不分先后)
初醒悟:上海晓醒照明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2016 年阿拉丁神灯奖提名委员
高 枫:北京科可瑞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郭 骅: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 副秘书长
江海阳:一级照明设计师 , 2016 年阿拉丁神灯奖提名委员
李 刚:江苏创一佳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旻奕:金东方智能景观 效果图设计师
斯 琴:江苏林洋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杨晓明:启迪时光照明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设计师
杨永波:浙江滨和建设 总经理
叶勇进:广州设计师灯饰研究所、广州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2016 年阿拉丁神灯奖提名委员
张庆强:深圳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甄密肖:欧量( 上海) 照明 总经理
Topic 1用三个关键词形容上海的城市景观照明
杨永波:绚丽 动感 时尚
李旻奕:城市地标 繁华 绚丽
杨晓明:不雷同 思维领先 有点花哨
叶勇进:夜明珠 东方不败 炫丽多彩
张庆强:时尚 科技感 层次分明
高 枫:无序 艳丽 热闹
Topic 2上海地标建筑在照明设计上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
江海阳:浦东的建筑是有空间梯度层级的,离江近的低,离江远的高。这种空间层次在夜晚完全被照明破坏。因为大家各自为政,异彩纷呈。你有你的手法,我有我的颜色!难道这一块就没规划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照明规划一落到实地就抓瞎了,此为混乱的原因。就因为他们谁也不服谁,所以才各具特色和手法。规律和变化、尺度和比例、张扬与约束,这些是照明手法中的重要环节。可惜,我还看不到。虹桥宾馆那块很好。空间的主体很突出。静安寺也不错,光色统一,浑然一体,与周边拉开距离,成为地标。其实,上海的城市照明无疑还是全国最好的。
郭骅: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这几年基本还保持着总体协调的特点,东方明珠是上海最早的标志性建筑,其建设的景观灯光,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上海中心、金茂大厦单独来看也各有特点,在建筑群体中缺少总体协调,有着各自为政的感觉。
杨永波:上海城市照明与上海的历史背景、发展、个性密不可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比较早,采用的是投光手法;外滩万国建筑照明做过几次改造,照明手法一直比较忠实于建筑风格;上海中心最新,结合了媒体墙技术,节日模式很戏剧化。这些不同时期的照明手法,代表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各个时期的一些发展特点,也展现了建筑的地标性。
高枫:明暗度没有统一的规划,色彩也没有规划,各自为政。有显示屏做法,也有有线条做法,眩光比较厉害!单体建筑我个人觉得东方明珠还不错!
叶勇进: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中心、万国建筑等上海地标建筑在照明设计上的特色,均是呈现了建筑的轮廓。在这样高的建筑群上,如果有一幢是有艺术动感的画面,会显得更生动,让光艺术的效果与人群视觉互动。
李刚:万国博物馆整体感觉还可以,陆家嘴我认为是糟蹋了这么好的载体!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缺乏整体性!当然,也有历史原因。
斯琴:外滩灯光夜景在总体保持和谐统一的基调下,光源的运用着重表现建筑的结构美感,展现了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和中西合璧式等数十幢风格各异建筑在夜晚的无比瑰丽,与江中流动的七彩光影和江对岸的闪烁灯光,组成了上海滩最经典的夜景。
初醒悟:我觉得灯光景观的主要欣赏者是民众,关于效果他们有发言权。如果做随机调查,对上海外滩、陆家嘴灯光的评价,在国内应该是最高的。它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心里。这也是灯光景观社会心理价值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