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座城市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觉,就是这座城市所给你留下的感觉。”那么,通过夜景照明,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认识和感受武汉的风貌与光彩。
“武汉的夜景气势非常宏伟,与城市气场非常相吻合,中山大道、两江四岸视觉上效果是非常震撼的。作为百年老街,中山大道的一些历史建筑个体的表现手法 非常好,包括色温的把控以及灯具选型都非常到位,但是它的远光背景,以及高 楼与它对比的话,在一个画面里面就反差很大,那些线条和投光照明有非常大的反差。另外,东湖的步道,作为武汉市的后花园,它本身是以宁静为主题,但是 它眩光非常严重,破坏了它宁静的气氛,因为马上要进入提质改造了,这方面可 能要引起注意。”谈及对武汉夜景的印象,湖南省照明学会常务副秘书覃文如是说。
“中山大道欧式的建筑、光色,包括色温的把握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光影的感觉很好。两江四岸与南昌一江两岸、杭州 G20 类似,但武汉的不是那么整齐,地面的水平线和天际线没有连续起来,但是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看效果还是很不错,这就是城市的尺度和街道的 尺度。武汉两江四岸的夜景有静有动,但动不能乱动, 得要有节奏规划地动。”河南省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冯 健也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还特别强调要限制眩光,减少光污染,照明工作者有义务要让城市暗下来。
来自荆州城市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顾全也表达了他 个人的看法,“武汉的中山大道、两江四岸整体还是可以的,单体建筑做得还是比较到位,但整体性的谋 划不够完整。且单体规划好不代表细节做好,当然这 也许跟项目工期短有关。照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 要注重老百姓的口碑,要看以前、现在和未来。设计不仅仅是细节的问题,更应该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设 计师要有城市规划的概念,今天看到的武汉夜景照明, 有同时几个历史的设计手法存在。如果设计师心中有 规划的话,来日方长,相信武汉的夜景会更好。”
与武汉相比,长沙亮化和景观照明逊色很多,但武汉 的部分楼宇间的空格很大,在没有开灯时,看不到完整的动画。湖南省照明学会秘书长任伟贡直言,“中山路的景观照明很眩,做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亮度可以稍 微降低一点。在西欧很多国家,我们是几乎看不到一个 城市景观照明觉得很亮以及有刺眼的地方,包括夜晚的 罗浮宫那么热闹的地方,它用的灯光比较少,用的亮度比较低,看上去比较舒适,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去管理、 去控制。此外,工期短造成项目有一些瑕疵,这也是国 内的通病所在。”
在湖北省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喻凡看来,现在武汉的夜景 和去年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很多老旧社区都进行了亮化和立面改造,有些路段是有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 协调,但是也有一些路段也是独栋的楼是各个工程公司, 或者一个小的设计单位去做,因此有一定的不和谐的地 方,但整体而言,武汉的城市照明目前来说是一个向上的势头,正在发展。”
河南省照明学会秘书长姚凯谈到,“武汉是个有文化的 城市,建筑的载体还需改进,长江夜景整体控制效果挺好,但设计手法需提高,比较感兴趣的是武汉日后的规划。”
寻光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亮化工程,武汉的景观照明工程起 步于 1996 年的“亮起来”工程,逐步形成“两江四 岸为核心,内环线为主线”,以“路灯亮化为基础, 高层建筑亮化为主体,户外广告亮化为衬托,广场亮化出精品,桥梁亮化为纽带,临街门面亮化为点缀, 滨江滨湖出特色”的格局。
湖北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卢华分析认为,武汉的夜景 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是指所有的楼宇能够亮起来;第二个阶段是十几年前就开始做灯光的规划 设计,对整个城市和每个区域它有一个整体夜景规划 设计和整体的规划要求;第三个阶段就是要把整个城 市的重要看点,比如两江四岸、名胜古迹比较集中的龟蛇两山、黄鹤楼、长江大桥这些看点的地方进行重 点打造;进入第四个阶段就是为了迎接军运会,针对 场馆、城市的 10 条主干道、酒店住宿,包括运动员村进行整体打造。除了运动场馆、长江两岸这个是动 感,其他的地方是以静态来打造。现在属于设计阶段,明年是调试阶段,对此,我们非常期待。”
对此,武汉金超盛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饶炼琴认为, 武汉的城市照明发展很早,缘于“大武汉”这个概念起步非常的早。“从狭义的城市景观亮化范围来说, 2015 年两江四岸亮化提升应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第一次把武汉市的景观照明的投资规模单位,由万元换成了亿元,第一次引入了全城联动、全线连通的概 念,然后启动二期,现在为了迎接军运会,加快推进 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环境品质提升,整个投资规模超 过 40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