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雄:LED道路照明仍被看好 智控是趋势
摘要: 在日前举办的2014LED户外照明开发及应用大会(深圳站)中,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小雄对“LED道路照明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这一话题做出了分析。
在日前举办的2014LED户外照明开发及应用大会(深圳站)中,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小雄对“LED道路照明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这一话题做出了分析。
他指出,目前道路照明在LED产品中普及率较高,但是由于前几年的技术水平不稳定等致使很多项目出现了问题,不少业主、政府都对LED照明产生了质疑,同时也造成了市场推广的困扰,道路照明因此成为了我国LED产业发展以来备受争议的一个市场。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LED户外照明产品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而这些提升也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机会。
回报周期或缩短 市场容量巨大
一般来说,LED户外照明企业通常会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投资周期,很多LED道路照明改造均采用EMC模式,早几年由于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约为4到5年,现在有些已经缩短到了2到3年。刘小雄表示,从技术适用性及经济适用性的角度看,LED户外照明技术认可度及经济接受度都达到一定水平,市场会自然而然地打开。
另外就是市场容量的问题,根据2011年交通运输部统计公报测算,不包括农村及小区道路照明市场,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市场的总体容量大概有3500万盏的规模。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以及道路系统的完善,每年预计的增量在200~300万盏左右,这都给道路照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市场竞争激烈 区域品牌将减少
从宏观角度分析,道路照明市场前景不容小觑,但目前户外道路照明面临的问题却是竞争激烈。刘小雄谈到,早期的LED道路照明利润比较高,也正是由于这一市场特点,造成了如今激烈竞争的局面。道路照明行业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一些企业依托自身的政府资源介入该领域。据有关机构统计,早期涉足的企业超过2000家。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调研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道路照明企业中,形成规模的也就数十家,年产量在1万盏以上的企业达约50多家,5万盏以上的有20多家,而年产量在10万盏以上仅有10多家。
刘小雄进一步讲到,在国内,很少出现大众的道路照明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区域保护性,把路灯工程当作鼓励和发展本地企业的一种手段,因此市场上存活了多个道路照明区域品牌。而一些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会采用在其它地方进行投资合作的方式,获得区域企业的资质和主动权。
刘小雄认为,随着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大,市场的逐步规范化,以及新型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将对LED道路照明企业资质、资金实力、产品技术和产品品质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参与道路照明市场竞争的门槛将逐步提升,真正会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并不多。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