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一定是伴随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对于当下的全球彩电产业来说,当前正处在一个“新旧时代”的拐点之中。而作为彩电新时代开启者OLED,正在悄然展开对市场旧时代普通液晶的全面封杀。
实际上今年下半年,OLED这个名词一下子在消费者中间火爆起来。不知情者还以为这是什么新概念。其实不然,OLED显示屏在智能手机上已经是大批量使用,目前很多一线品牌厂商的智能手机都采用OLED屏。
同样在彩电产品的上应用,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2009年LG、索尼就在IFA展上推出OLED彩电,只不过尺寸较小,LG的是15英寸,索尼的仅有11英寸。在随后的这些年中,OLED屏的电视化应用一直处在探索阶段,并快速呈现大屏化趋势。
OLED现状:技术超一流、画面无与伦比
面对近年来彩电行业和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显示技术的较量。特别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电视显示画面的效果。
相关专家介绍,彩电业之所以在过去30多年以来一直探索OLED技术发展,正是因为其代表了最新显示技术,它的自发光性能,超越了LED的需要背光源,其优越性可以给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效果。
首先是色调更纯,更为真切。特别是黑色对比度更高;观影时不会出现液晶及发光板导致的光线折射问题,无论从任何角度观看,整体画面都清晰可见无失真;
其次则是响应速度更为快捷,画面转换时0.001ms的极速响应比液晶电视快1000倍以上,可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再者对比LED色彩更为绚丽;OLED能够更精准调节单个像素点的色彩浓度,有效提升光线透过率,令画面层次更加分明,色彩更加丰富,细节表现更到位;
此外相对于LED,可以做的更薄;得益于OLED屏幕拥有自发光特性,即可抛弃沉重复杂的背光源结构,瞬间释放了电视内部空间,保持了机身的超薄轻量。更为重要的是,还解决了很多消费者长期以来的困扰,那就是OLED电视所具备的柔性功能,弯曲后图像不变形,没有拖尾,画面更为真实。
对此中国家电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吴咸建坦言,“从市场发展和消费体验的角度来看,随着OLED技术的成熟,今后全球将迎来创造OLED独有画质的时代。因为OLED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喜好。”
中途受阻:产品短板明显制约普及
既然行业普遍认为OLED是代表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那么OLED已经出现多年,为何不能在彩电市场上迅速取代LED,在市场上进行大规模普及呢?问题就在于OLED作为新兴技术,当时还有一些技术障碍正在克服之中。
长期以来,OLED显示屏成品率低。小尺寸OLED显示屏在手机上能够普遍采用,就是小尺寸已经解决了成品率低的问题,而大尺寸(30英寸以上)的OLED显示屏成品率比较低。严重制约了普及的速度。
同时整个OLED面板的成本一直降难以下来。正是由于成品率的低下,造成了OLED显示屏的出厂价难以降下来。而价高又导致市场接受度较低,形成显示屏价高—市场难以接受—制约销售量——量小又难以分摊成本的恶性循环。
况且当前流行的LED技术还处于成长期,还有动态背光分区技术优化的空间。像ULED在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方面比普通液晶电视有了大幅提升,基本贴近了OLED画质,而且价格相对OLED要低很多。
所以最近几年以来,OLED显示技术就是在这种内生不足,被替代对象还有明显性价比的情况下,艰难匍匐前行。包括一些同类技术的盟友,有的采取了项目退出、暂缓的退却或观望策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OLED电视市场化发展进程。
时代力量:提前终结液晶,前景看涨
不过,近年来在LGD等显示屏厂家的持续探索下,让整个彩电产业终于看到了OLED大批量使用的曙光。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液晶时代已经发展步入尾声,而OLED电视市场风口渐起,一个属于彩电行业OLED新时代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据LGD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进入到2015年制约OLED屏推广的障碍因素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一是成品率已有较大幅度提高。LG Display OLED事业部部长吕相德就表示,FHD OLED电视面板良品率已达到80%以上,达到LCD良品率水平。
二是OLED大屏幕技术已经突破。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目前的OLED55吋已经成为标配。康佳8月8日召开的“2015年十一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X90P电视,尺寸在90英寸以上。
三是价格逐步开始大众化。受益于上游面板良品率的提升,OLED屏的价格也在逐步下沉。55英寸2K OLED电视已经是11999元,已经低于同尺寸的4K LED电视。
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保障,OLED在进入市场体验过程中,与普通液晶电视的比较优势开始显现,已经有逐步征服用户的苗头,未来取代普通液晶电视不是没有可能。
彩电作为家电行业技术更迭速度最快的领域,多年来一直处于进步和发展之中,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从CRT到LCD每一次显示技术的革命都带给人们生活巨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液晶电视之后,彩电显示技术会走向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
当前OLED以及独立自发光特性和柔性可卷曲的材质代表了彩电进步的方向。隐藏在这一背后的则是时代变革的力量在推动和引爆。
的确,一项新的技术替代另一项技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发展、培育和引爆的阶段。比如说,液晶电视取代CRT就花费了7至8年的时间。预计,OLED替代液晶电视也将会经历一个周期,但步伐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