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期阿拉丁“光”点依然为读者奉上本周业界重大新闻点评。照企与互联网巨头联姻,你怎么看?LED高管频频离职,原因何在?实体店转型,有何经验之谈?国内温暖摇篮下,LED产业依然恶性发展?……阿拉丁“光”点将一一为您解读。
阿拉丁“光”点:跨界合作,开启新的照明时代
这两天,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欧普照明与华为结缘”的消息刷屏了。在签约仪式上,欧普照明董事长王耀海和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欧普成为华为智能家居首选照明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开启战略性跨界合作。
事实上,专业照明公司与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在国际市场并不是新鲜事。早在5年前,欧司朗收购了Encelium科技公司主打“智能控制”概念;去年5月,GE宣布与行业龙头高通和苹果展开在智能照明领域的合作;同年12月,飞利浦牵手全球IT巨头思科加速布局物联网写字楼照明市场。除了国际巨头,国内不少知名企业也纷纷在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初,欧普、木林森、阳光照明、鸿雁等13家照明企业与小米联合,共同推进智能照明在家庭的落地。
在互联网+的全球浪潮下,各大照明企业布局并进入智能领域是必选策略之一,在小编看来,照企与互联网企业联姻无疑是个好事,通过跨界的交互合作,开启新的照明时代。
阿拉丁“光”点:LED企业高管离职背后映射了什么?
几乎每一年的这个时候,离职潮都会上演。而企业高管的跳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行业的发展状况。但蹊跷的是,从这些高管离职的企业来看,2015年大部分都有着亮丽的业绩,净利增幅甚至高达8成。
在行业新旧秩序交替之际,或许不能单从企业的业绩来看,企业的发展愿景更为令人关注。在行业面临增利较为艰难的“新常态”下,企业高管或许纷纷瞄准高增长的新领域新行业,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下,越来越多的高管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后,进行自主创业。
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到,LED行业的人力红利初显。旧有的薪酬体制已难留住人才,人力的管理,在新的时期也同样遇到新的挑战。
阿拉丁“光”点:宜家为迷茫的“线下们”指出了一条路
随着近两年国家政策对于互联网的倾斜,以及过去这几年来部分照明企业在双十一的抢眼表现,照明行业也刮起了一股电商风。一时间,大的小的企业都在高喊着电商的口号,请外援,设立电商部门,收购电商企业之类的举动不胜枚举。似乎除了电商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不过宜家给这些企业上了一堂课。产品并不是一定要放到网上才能卖得出去的,线下实体店,一样有着强劲的生命力,甚至比线上更强。照明产品虽然有着日消品的特点,但是用户的现场体验,却更为重要。毕竟一个灯具,还是现场看到具体的光照效果,会给消费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也更加让人信服。而互联网是无法提供的,起码在目前来说,短期内无法提供。
而照明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线下渠道的企业,贸然进军电商领域,更是不智,除了做电商不擅长之外,更有可能触动线下渠道的利益,甚至动摇企业的根基。
从长远来说,电商确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电商并不是简单的网上卖产品,线上推广+线下销售,或许生命力更加旺盛。
阿拉丁“光”点:国内温暖摇篮下 LED产业依然恶性发展?
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LED产业备受中国政府“关爱”。为推动LED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早在“十五”开始密集出台若干重要的产业扶持政策,从一开始的“十城万盏”试点推行LED照明应用,到白炽灯淘汰规划,再到巨额的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等,LED产业在2011年后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
相对于国外的LED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我国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颇大,尤其是财政补贴方面,但是补贴范围主要集中于中上游LED企业,这间接导致国内芯片产能过剩,部分企业依赖补贴维持营收,难以形成良性发展。另外,国家虽然给予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在行业规范方面的政策并不到位,导致LED产业发展畸形、乱象丛生,并且近年迎来大批的倒闭潮、跑路潮。这两年两会都有重点提到打造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柱产业,PPP模式、侧改革、南昌光谷等,但小编希望政府在铸造政策后盾的同时,也能多关注产业的规范化及良性发展,打造具竞争优势的国际范LED产业。
阿拉丁“光”点:拥市场和技术优势 江西LED产业需寻求突破
近年,LED制造企业正在江西不断聚集,产业链的规模优势和供应链的地理优势使得其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而近期在上游技术的不断突破则让江西在价值链的上游也开始发力。
LED产业经历爆发式增长来到转型的关口,江西更应该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专注细分领域和新型应用领域,与广东等传统LED制造大省形成互补优势,在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下突破现有低端竞争态势,探索照明领域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