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腾讯大粤网推出一新闻“广州女子网购给差评手机被“呼死” 警方:难立案”,引起小编关注,不为啥,就是因为它跟灯具相关。
事件是这样的,4月5日,广州一女子阿梅(化名)在一网购平台的灯具商铺挑选了6套灯具,总价1700多元,但由于卖家发货时间一改再改,导致十天后灯具才到货,并且大多有质量问题,“这些木框和灯根本不配套,师傅费了好大劲才装好,我们已经没有精力退换货了。”阿梅对于此次网购遭遇感到愤怒,便给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差评。
卖家工作人员多次拨打电话与阿梅沟通撤销差评,遭到阿梅拒绝后,便开启电话呼叫攻击,每分钟大概有5~7个“未显示主叫号码”的电话打进阿梅的手机,骚扰风暴给阿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针对此事,警方表示,此类骚扰难立案、不易取证;通信运营商则称,目前尚无技术屏蔽单个号码;该网购平台则表示已展开调查。
此前,也有一位男子遇到同样离谱的网购遭遇。大连市民贾先生在一购物网站上购买了一盏27元的LED灯,由于灯的实物与照片有很大出入,贾先生便给这个卖家差评。没想到自己竟遭到了恶意报复,收到卖家寄来的一箱冥币。与贾先生遭遇相同的还有另外几名消费者。而令众人气愤的是,卖家在寄冥币的箱子上留下的电话竟然是所有给他们差评买家的。
如此这般的网购体验多不胜数,甚至还有本是购买灯具产品,收到却是瓶装矿泉水和泡沫......
移动互联时代,便捷的网上购物更为盛行,并且网上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且优惠活动不断,对于消费者是巨大的诱惑。但其存在的“货不对版”“质量无保证”“售后服务不给力”的问题,一直是挥之不去软肋,也还有安装不专业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引来的消费纠纷不断。据互联网数据显示,有四成的消费者对于家居建材的网购并不满意。
为此,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平台购买灯具时,最好选择正规的网络经销商,或是有实体灯饰品牌商店的卖家,有完善的配送、安装服务,产品质量及售后都相对有保障。同时还应注意保留交易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