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出清,从血拼到回归理性
2016年是LED行业变革之年。年初,中小型厂商敌不过“LED寒冬”纷纷倒闭,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城市巨头调整策略,关停产品线,产能过剩得以缓解。而三安光电、木林森、飞乐音响等本土LED企业则欲通过海外并购,扩宽覆盖范围与技术实力。在行业整合、产能出清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格局逐步完善。除此之外,成本端涨价与供需不匹配推动了LED行业迎来了四次涨价热潮,由芯片与封装环节传导至终端产品,企业利润上扬,行业进一步回归理性,景气度回升。展望2017年,特别在具有高附加值的小间距、智能照明、车用LED等新兴市场的开拓下,我们判断在经历重整后的LED行业会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价格趋势向好。
LED被称为第四代光源,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其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等特性受到青睐,主要应用于普通照明、显示、背光源、装饰、汽车照明等领域。除开下游的应用领域,沿终端产品向上回溯,LED产业链分为衬底、外延片、芯片制造、封装与应用五大环节。中游芯片环节生产出的芯片输送到下游封装厂,封装成单颗LED产品以保护芯片。因此,对于下游应用端需求的LED颗数,芯片与封装环节作为供给端与下游的匹配程度形成了LED行业的供给机制。
图1:LED产业链简图
资料来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LED产业快速发展,覆盖包括外延、芯片、封装、应用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特别在背光与照明的双驱动下2010年的行业增速达到45%。但2014年开始,因背光市场呈饱和态势致使价格下滑,照明行业成主要支柱。其后,行业内一片乱象,以低价策略实现薄利多销,致使行业增长受到阻力。2016年,行业有恢复增长的迹象,年增幅上涨至23%。
图2:LED市场规模与增速
资料来源:Wind
2016年是LED行业变革之年。年初,中小型厂商敌不过“LED寒冬”纷纷倒闭,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城市巨头调整策略,关停产品线,产能过剩得以缓解。而三安光电、木林森、飞乐音响等本土LED企业则通过海外并购,扩宽覆盖范围与技术实力。在行业整合、产能出清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格局逐步完善。除此之外,成本端涨价与供需不匹配推动了LED行业迎来了四次涨价热潮,由芯片与封装环节传导至终端产品,企业利润上扬,行业进一步回归理性,景气度回升。
图3:2016年LED行业涨价潮
资料来源:公开涨价通知,长江证券研究所
见下表1:LED企业2016年业绩预告(截止201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