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照明工程市场发展迅猛,更有不少照明工程企业连拿亿元大单。这些照明工程项目,其运营模式有PPP模式,也有EMC模式。在国家大力推行PPP模式的情况下,EMC模式现状如何?这两种模式有何不同?
近期报道
PPP和EMC模式,谁更受重视?
2月28日,利亚德发出公告称,利亚德全资子公司中标“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大型室内情境演绎EPC项目”,中标金额为1.09亿元。其中,EPC是指公司受委托方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尽管EPC项目规模较大,但对照明行业来说,PPP和EMC模式成为企业更为普遍的模式,尤其PPP模式在近年来更是成为照明工程项目热点。
2017年1月17日,奥拓电子公告称,确认千百辉牵头的联合体中标乌海市城市灯光基础建设及灯光旅游PPP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估算约为18180.09万元;2016年7月12日,深圳金达照明成为“赤峰新区夜景照明改造升级PPP项目”的联合体中标单位,中标价合计2.555亿元;2016年上半年,国禹股份采用EMC模式与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合作建设其在苏州的华谊悦榕庄艺术家村市政景观设计与施工工程……PPP和EMC模式被大量使用在照明工程项目中,那么,到底这两种模式哪一种更受青睐?
针对PPP模式与EMC模式的利弊,大照明采访了一部分照明行业人士,并总结出以下观点:
1、PPP与EMC模式均藏“资金风险”。与一般工程类似,在承包工程项目时,照明企业承担着包括前期工程款投入大、工程款价格变更、拖延不结算等风险问题。采用这两种运作模式的照明工程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资本魅力,才能预防项目运营资金风险,保证项目可持续、保质地完成。
2、PPP模式与EMC模式各有利弊。EMC模式可降低企业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EMC模式的弊端基本只能衡量节能效益,企业无法从项目衍生的其它收益中获取利益。PPP模式可以解决LED照明项目的收益风险和融资难问题,但PPP模式的弊端是政府与合作公司在建设和运营项目时,组织形式比较复杂,增加了管理上协调的难度。
3、PPP模式越发成行业关注重点。EMC模式中企业和政府角色相对独立,节能服务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主要从节能效果中获得收益,与之相对,节能服务公司也是风险的承担者;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以PPP模式推行的照明工程中,政府与投资企业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利益共同体,能够解决项目收益风险的问题。虽然PPP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但国际经验和其它领域的成功案例都表明,PPP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或将成照明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
专业预测
未来的照明工程市场,谁能光芒四射?
目前,有关分析报告均指出,未来照明工程市场大有可为,在这种前提下,未来的照明工程市场会怎么样?会不会有照明工程企业成功登上10亿级大品牌?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将在竞争中胜出
勤上股份市场部总监 李思远
伴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公共市政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照明也在受到间接推动获得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将占据更高的比重,在内陆的三四线城市,城市道路照明替换市场以及景观照明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照明工程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行业尚未形成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公司,而未来会在竞争中胜出的,将是照明工程行业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外,照明工程行业目前是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产品同质化,终端客户和工程渠道的经销商品牌忠诚度低,照明企业需要研发更多优质的、有特色的产品,重力提升对渠道合作伙伴和终端客户的服务能力,俘获他们的心。除此之外,政府在采购的时候,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LED路灯工程改造将成未来发展趋势
宇太光电总经理 刘成
我认为照明工程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目前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产品应用功能过于单一。面对照明工程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照明工程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观点,将时代先进理念植入照明产品中;二是提高应用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降低使用成本的投入。
近年来,在“低碳经济”“环保节能”等概念的有力推动下,LED路灯工程改造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未来3-5年是照明产业的整合和发展的关键期,将不会出现太多10亿元规模的照明工程企业。此外,照明工程行业中,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与LED灯具相结合应用的照企将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