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1届中国投资年度峰会在上海举行,熊晓鸽、厉伟、卫哲、胡润等近万名股权投资机构(累计管理资金七万亿)创始人集聚一堂,以“投资进化论”为主题,探讨投资行业的未来之路。
脱实向虚
某知名投资机构创始人在主题演讲中讲到:去年应邀去看了两个项目,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员工数千人,销售额25亿,净利润2亿;另一个智能机器人项目,团队不到10人,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产品都还没做出来。最终,我们投资了后者,且估值8亿元———这便是过去几年相关政策和资本“脱实向虚”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传统制造企业都是以成本为核心,结果大多企业误入歧途:通过仿冒降低研发设计成本、通过偷工减料降低配件成本、通过偷税漏税降低经营成本……此举致使企业利润微薄、抗风险能力极其低下,甚至汇率变化、税务稽查、材料涨价、春节年假都可以导致企业一夜之间关门倒闭,这或许就是风投“脱实”的根本原因。
脱虚向实
这几年资本投资机构“向虚”的过程,也吃了不少苦头。在互联网大潮的风口及迷雾下,不少风投公司盲目迷恋于B2B、B2C、O2O等所谓的商业模式更迭。如今在互联网+之路越走越明晰的前景下,大家发现:互联网其实什么都没有,所有内容都是线下实体经济提供的,他们所谓的模式根本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完全颠覆实体经济。
如今,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资本投资机构,都纷纷“脱虚向实”开始回归实体经济的怀抱。但如果传统制造企业不转型升级,照样得不到政策和资本的青睐。传统制造企业应该摒弃以成本为核心的理念,积极主动转型升级为以科技创新、研发设计为核心。
当然,企业在转型升级,迎接政策和资本利好的时候,也要尽可能避免互联网企业的前车之鉴:
首先,要坚守商业本质和运营常识。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为了赚取利润,但不要在风投机构“盈利的企业未必有盈利模式,有盈利模式的企业早晚会盈利”的诱导下,选择以烧钱的方式抢占市场跟资本“豪赌一把”;
其次,要善于运用并正确理解“分享经济”。
在当下供过于求、资源过剩时期,把自身和其他企业闲置的研发、设计、产品、渠道、品牌、服务等资源整合起来,在没有产生新的成本的前提上创造出新的业务增量,这无疑是绝佳的模式,但切忌为了所谓的新业务增长模式而投入新的成本。各自重新投入成本创造新的业务板块,全世界都没有盈利的先例。
结语
综上所述,站在政策和资本的风口之下,照明灯饰行业的厂商其实并不需要追逐过多新潮的概念,也无须创造他人听不懂的所谓商业模式。
我们只要立足于商业本质,把全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效益提高,把每个环节的能效发挥到极致便可以抓住风口扶摇直上。让研发的专注于研发、让设计的专注于设计、让生产的埋头于生产、让服务渠道的致力于渠道、让经销商倾力做好产品销售、让灯师傅专业做好安装清洗……
大家把各个环节已有的优质资源拿出来分享、重组,在不增加现有成本的情况下完成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这或许才是新形势下的企业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