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江西宜丰人,1973年出生,江西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专业1992届毕业生,1996年自己创业,现任广州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12年起,李国平连续五年登上江西富豪榜,据最新发布的2016胡润百富榜江西籍富豪排名显示,李国平以26亿元的个人财富跻身江西籍富豪第22位,排名比2012年时的62位前移了40位。
杨名权董事长(左三)与李国平(左一)合影
2004年,李国平创办了广州市鸿利光电有限公司,2011年5月18日,鸿利光电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鸿利光电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企业,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新能源产品,年产值5亿多元,是国内领先的LED照明白光器件及应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上市企业。十多年来,李国平带领鸿利光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建立了白光封装第一品牌。当美国向中国企业发起337调查,整个LED行业面临危机之时,他挺身而出,赢得了同行和社会的尊敬。他的经营哲学是与团队、与供应商、与客户、与同行“共赢”,他是个懂得“舍得”的人。从光电到智慧,他带领企业跨入了未来的新兴产业。
相关数据显示,鸿利光电在2015年度全球LED照明制造商中排名第九,且公司近年在南昌投资建设的LED生产基地逐步投产,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TOP LED封装器件16,200KK、High Power LED 封装器件360KK。
一场拉动中国LED产业的国际诉讼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光彩夺目的击缶迎宾、变化莫测的美丽卷轴,梦幻升空的奥运五环……令全世界的观众如痴如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炫丽的光与影,来自于高科技的LED(发光二极管),李国平的鸿利光电正是这些LED的供应商之一。
让李国平声名鹊起的并非奥运会,而是2008年2月20日,美国一起针对4家中国企业提起的“337调查”。“337调查”最具杀伤力的是普遍排除令:即如果中方企业不应诉或是败诉,国内LED产业上中下游的相关产品都不能进入欧美市场。
在整个LED行业面临危机之时,李国平挺身而出。“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公司都会坚持把官司打下去。”鸿利光电董事长李国平坚决的背后,付出了几百万资金、大量时间、精力等沉重代价。最后,鸿利光电与美国方面成功达成优势和解,成为国内唯一获得出口授权的LED封装企业,同时也解除了整个LED行业警报,中国LED产业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出口得以顺利进行。
李国平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肯定和赞扬,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知名度迅速提升,鸿利光电更被认定为“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公司仍然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长,鸿利光电2008年、2009年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三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LED优秀企业”。
对于公司迅猛发展的原因,李国平归结为,自己是一个懂得经营“舍得”的人。
与技术人员分享股权
2004年创办的鸿利光电主要从事LED封装,从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芯片,然后根据应用需求做出各种LED发光体。因为LED封装处于LED产业链中游,一般人都认为这个环节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投入。“这是一种误解,LED属于高科技类型,研发是最重要的。”李国平解释,在封装过程中要提高性能指标,增强显色指数,以及减小衰减,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
李国平毕业时分配到中山怡华集团,从事技术员岗位工作。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他就一直在LED行业耕耘。技术出身的他知道,LED研发,资金投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内缺乏相应的人才。这是一个令行业头疼的问题。
为了吸引和培养科研人才,激发他们的研发热情,李国平专门成立一个技术研发中心,身为董事长的他,早期亲任技术中心主任。而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公司给予一定股份作为奖励,若是有人发明了新型专利,该人员可以在公司销售的每件专利产品中按比例抽取提成。这类似于作家根据书籍的销量收取版税一样,不封顶。而按照法律规定,技术人员在职务工作期间发明的专利,归公司所有。
“要懂得输出一定的利益,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李国平一直持有这样的理念。据悉,鸿利光电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技术骨干的股权占整个公司的百分之十几,如此高的比例在民营企业中并不多见。
李国平打破常规,将既得利益让与科研人员的做法,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截至到2010年年底,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拥有146人,研发成就硕果累累,公司申报国家专利142项;获得专利授权9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正是有了自身的技术积累,鸿利光电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个科研项目,并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卓有成效的产学研互动研发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