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封装是英语Chip On Board的缩写,直译就是芯片放在板上。是一种区别于DIP和SMD封装技术的新型封装方式。在产品稳定性、发光效果、耐用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基于COB卓越的性能优势,COB在商业照明,工业照明以及车用照明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照明(含陶瓷封装/EMC封装COB产品)市场规模达5.8亿美元。预估,2021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突破7亿美元,2016至2021年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4%。
近两年COB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成长,特别是在高端商业照明领域,渗透率越来越高。另外在户外照明市场,COB应用比率亦逐步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涉足COB市场。目前,国内包括鸿利智汇、兆驰节能、国星光电、立洋股份、旭宇光电、中昊光电等封装厂商纷纷布局。不过,国内COB厂商大多以中低端应用为主,高端市场被西铁城、日亚化学、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朗明纳斯等国际厂商主导。
目前COB封装正处于向上发展时期,除了需求不断深耕技术,使其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外,还要注意一点,技术更新可以求快,而市场拓展必须要快中求稳,不然很容易又让COB封装产品沦陷于照明领域COB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的泥沼,因此正如业内人士所言:“COB封装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需要‘慢火细炖’。”
COB性能趋稳定,应用广泛
COB产品主要应用于商业照明市场,随着技术提升,高功率的COB产品性能趋于稳定,近来逐渐被应用于户外照明,包括LED工矿灯、路灯等市场。由于高功率LED与COB LED具有中功率所没有的产品设计优势与高光强,将能提升高端照明市场的竞争优势。
首先,在高阶商用照明市场以照明应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等展示空间用的市场,主要以筒灯、投射灯与反射灯为主。根据数据,2016年全球高端商业照明市场,在使用最广泛的筒灯和轨道射灯中,分别有40%和75%都采用COB光源(按灯具数量计算,主要以功率30W以下的COB为主),之后分别以11%和6%的复合增长率成长。
另外,车用COB也是COB的应用领域之一。但是,由于COB市场本身是一个小众市场体量较小,而车用COB又是该小众市场的分支之一,因此业内人士关注较少。但是,随着众多COB厂家开始大规模切入车用COB市场,车用COB很快沦为价格战的主战场。兆驰节能副总经理郑海斌表示,性价比是王道,这个看法他并不认同。他认为,车用COB主要是后装市场,进入门坎相对低,价格竞争比较大是正常现象。对于任何市场,只要进入产品标准化阶段,都可以叫做红海市场。
此外,工业照明给中小型COB企业带来新的机会。据调研数据指出,LED工业照明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2016年LED工业照明市场规模达29.32 亿美金,之后将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成长, 2016年的成长速度甚至高达24%,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39.35 亿美金。同时,由于工业照明情况大多走的是隐形工程渠道,可以免去价格战和规模战的厮杀。
COB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哪?
在COB众多应用领域之中,商照、车用照明等领域由于参与企业较多,竞争已经异常激烈。纵观现阶段的LED封装行业,部分企业进行大规模转型,开拓泛照明领域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获取新的高毛利增长点;也有部分企业专注于LED封装领域的产品升级,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及品质,杀出红海。
而COB作为小众市场之一,在商照、车用照明等领域陷入红海时,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哪?
对此,中昊光电总经理王孟源认为COB市场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倒装COB与光引擎COB模组应用。他预计未来3年内倒装COB会逐渐取代正装COB成为主流,光引擎COB模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解决光效和安全的问题后,使得灯具更加轻盈简单化,安装方便快捷,也会深受市场应用端的喜爱。
另外,COB因天生就比SMD光品质好的优势,从对光品质需求最为明显的商业照明,逐渐走进了家居照明。朗明纳斯亚太区销售副总裁李项邦对此曾表示:“就通用照明市场来说,在整个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消费者和用户对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COB会依托商业照明逐步涉足家居照明。从产品的发展来看,当LED照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无论是商业照明还是家居照明,人们对光品质的要求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消费者更注重光环境带来的感受。未来高端光源市场将会呈现很大的增长,企业只有抓住这样的契机才会在今天的通用照明市场上获得一番成就。”
此外,COB封装在显示产品应用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步入2017年,“COB小间距LED”的登台亮相给业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看点,突破了以往厂商多在间距“越来越小”上的比拼。相比起传统(SMD)封装形式,COB封装的小间距具有“密度越小,优势(轻薄、防撞抗压、柔韧性、显示效果好、防潮抗摔等各个方面)越明显”的特征。
“COB技术下的小间距,画质的均匀性、色彩曲线、可视角度效果都十分优异,尤其是在户外小间距LED封装领域,COB的卓越显示效果已经陆续得到市场的认可。”长春希达的负责人王瑞光先生曾如此确认。部分业内人士甚至认为,COB封装将成为实现小间距LED电视“视觉舒适性”和“体验效果提升”的最好技术突破。
国产COB的“尴尬”处境
过去国产COB大多在走低端市场,而且在应用上以小瓦数居多,因为当时产品的自身的优势,曾一度给企业带来很大增长,也引起一波投资热。
近年来,COB已成为各LED封装企业的必争之地,国际大厂更企图以高品质高光效的COB产品拉开与国内企业的差距,抢占大份额市场,纷纷扩大COB产品线,致力于高品质、高效率、高性价比的COB产品的改进,并且客制化服务和解决方案成为中上游大厂的销售策略。
同时,随着COB在商照领域的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其定向照明主流解决方案,也似乎已成未来封装领域的中流砥柱。然而当时的市场激烈竞争引发了价格战,COB市场也在经过2014年那一轮的价格拼杀后,开始趋于理性价格已接近冰点。
但是随着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后,低端COB小功率应用市场再次引发了性价比战,这让一开始规划取代低瓦数COB的EMC7070/5050产品备受欢迎,这导致了2016年很多COB业绩增长乏力。
COB低端市场在产品层面被SMD击败,而那些走中高端的COB国内品牌也是步履维艰。近年来对于高端COB市场,大家最能耳熟能详的理念就是光品质。看似简单的三个字,但却是一个高门槛的技术,而且一直以来都是由国际厂商主导着,主要包括有西铁城、、日亚化、科锐、欧司朗半导体、普瑞、朗明纳斯等。国内厂家虽然尽力追赶,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硅能照明总经理夏雪松表示,COB的中高端市场一直是国际品牌为主流,目前国内品牌都是在加速拓进中,硅能也是其中之一。
“知耻而后勇”的国内COB厂商
虽然,目前国产COB的处境较为“尴尬”,但这也表明了国产COB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追赶国际COB厂商的道路上,众多国内COB厂商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
就拿中昊光电来说,“中昊会选择一些适合中昊定位的公司去推广产品,专注细分市场,把握住未来产品的方向,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多具有前瞻性的COB产品,比如光引擎模组,车灯模组和可调色温模组等等。”王孟源对高工LED表示。
鸿利智汇作为国内LED封装大厂之一,在COB产品研发上已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日前,鸿利智汇针对高光效商业照明市场,宣布推出新一代高光效COB LMH系列产品, 光效高达162lm/W。光效提升的关键在于这款产品采用了领先独特的COB增光围堰工艺,结合COB沉粉技术,从而大幅度提升LED出光率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017年鸿利智汇在COB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取得多次突破,在技术和性能上均走在同行的前列。鸿利智汇表示,后续公司将会持续地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在商业照明领域中继续演绎卓越的光效和光品质。
创新、激情、追求卓越是国星白光LED不断积累口碑,实现突破性进展的秘诀。2016年,国星推出智能照明COB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17年,国星继续打磨产品,星锐系列(RooStar)智能照明COB继承了国星品牌一贯以来的精湛工艺,更注重综合性能的提升。该系列COB产品已获得美国LM-80权威认证,这也是国内首款获得LM-80认证的智能照明COB。
通过LM-80权威认证便是对它的最高认可,同时也意味着其在光通维持率、寿命等方面实现了国际领先性。此外,星锐系列(RooStar)智能照明COB还拥有Ra> 80,R9> 0的高光色质量,可满足高端LED智能照明市场的挑剔需求。同时,为了使器件的寿命更长,性能更稳定,国星在星锐系列(RooStar)智能照明COB上采用了防硫化设计,硫化实验下,器件光衰<3%,达行业顶尖水平,保证了其在性能、寿命、光效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也是国内LED行业首次在智能照明COB上采用防硫化设计。
毫不夸张地说,随着COB技术工艺的逐渐成熟,在激烈的市场倒逼下,国内部分厂商COB封装器件在性能上已能与外企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