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双年展MAB18全部活动为期17天(2018年11月13-29日),包括工作坊、主题论坛、大会、展览和颁奖典礼。其中,工作坊将邀请媒体建筑相关领域的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于11月13日授课。
工作坊5_设计未来城市的关注要素-转换的包豪斯建筑学派
设计师需要为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未来城市提供社会设计,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将从历史上找到一个平行时期:德国鲍豪斯时代(1919-1932),它是欧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运动的起点,这个时期以解决技术驱动文化所带来的根本性问题而出名。鲍豪斯时期的大师为新教育生产模型找到了答案,将手工艺、艺术、产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在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和设想适当的方案时,可以从上述鲍豪斯模型中寻找到灵感。
问题包括:
–如何创造出实现传统与数字转型相结合的新文化模式?
–如何针对相应问题设计出解决方案,如健康、住房、教育、机动、安全?
–我们如何推进中国和欧洲的文化遗产,并以其为设计基础?
我们引入带有设计文化格式的关注点和试验概念。设计能够组织符号、结构、事件。以通用原则为基础,这些活动体现了针对道德、服务、社会心理学构成建筑模块的特质。与智能材料世界一起,它们构成了未来的文化格式。
转型设计:重新设计以基本通用体验为基础的文化模式
工作坊包括—介绍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关注点概念
–文化模式:检测和重新制定社会技术
–社区:观察吸引因素与规则,描述原因
–发现“关注事物”,用模型来阐述
–设计新的关注点,测试其实施
参与者将学习文化模型以及关注点概念,它们从非规范性、参与式角度为传统的需求概念提供补充。关注点的转型是创造冲动的核心,能够为转型设计中带来一系列新的专业设计能力。
工作坊负责人简介
彼得·弗雷德里希·斯蒂芬
恩诺·希特里克
恩诺?希特里克(Enno Hyttrek)是生活和工作于柏林的设计师。早先进修瑞士德语地区的传统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热衷于跨界设计,在长达25年的生涯中开展了众多项目,从名片到屋顶花园,再从医疗保健设备系统到巨型摩天轮,不一而足。在此过程中他钻研出一套独有的设计方法,他称之为“Context Design”(情境设计)。Quilt And Blanket上海/柏林的创始人之一,独立研究团体recodeLAB的创始人(目前该团体的研究项目为‘设计语言’),也担任跨文化交流顾问。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0年,目睹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使他对“改造”产生了浓厚兴趣。
史洋
荷兰注册建筑师,先后工作于荷兰UNStudio与OMA建筑事务所。 现为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任第四工作室合作导师。
本科与研究生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于2010年跟随雷姆.库哈斯先生在莫斯科Strelka媒体设计与建筑学院完成硕士后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致力于跨领域的城市研究与建筑创作,装置作品“时间.空间”参加2004年北京首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城市研究“欲望北京”参加2005年“北京/北京”国际艺术展。城市研究“Political Branding”参加2012大声展。装置作品“岭南乌托邦”参加2013年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首届当代艺术展。建筑研究“被遗忘的现代性” 参加2013西班牙塞戈维亚中国当代建筑展。建筑研究“百年意匠-吸收现代性”参与2014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参展作品。2016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共享.再生”任城市板块策展人。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国际媒体建筑学会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中国
合作机构
中国照明学会、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北京元点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大峡谷照明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新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 -上海中天照明、上海莱奕亭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蔷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悉尼大学建筑设计规划学院跨学科设计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