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时今日看来,可能正是因为郑州城市照明起步早,在近几年各大城市相继发力的时候,郑州仍旧不为所动,城市照明发展进程缓慢,还是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或许也是因为建设的自信,大潮流的涌动,让郑州有更多冷静的思考时间,它需要等待和积累,探索出更好的符合城市特点定位的照明方式。
对于郑州城市照明存在的问题,从总结归纳的资料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专业设计、设计手法陈旧
郑州市现有的照明缺乏专业设计、设计手法陈旧、内容单一、照明技术落后,有的灯具照射部位不当、照度不足、光色失调与建筑风格不协调。
缺乏合理的规划及充分的科学依据造成光污染及资源浪费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及充分的科学依据,一些灯光照明工程片面追求灯光效果的绚丽多彩,存在扰民、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缺乏特色
突出表现在多数建筑物不注重建筑照明,由于照明手法单一,只使用大面积的泛光照明而缺少多层次的局部照明,缺乏创意和表现力,使得白天富有特色的建筑在夜间显得苍白、没有品味。
缺乏尺度感和整体性
缺乏尺度感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节不足。很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事实上,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灯具是联系白天与夜晚景观的纽带:白天可以点缀空间特色;入夜则是人类的“第二只眼睛”,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而且其本身的造型也是夜间标志城市尺度与特色的活跃因子。同时许多单位注重在夜间突出自身形象,而缺乏整体观念,导致建筑夜间照明各自为政、杂乱无章、没有重点、缺乏整体性。
郑州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也是全国大多数城市照明所面临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之法,也有专家曾提过以下方面的改进建议:
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和特色资源
郑州市区有很多开放性城市公园绿地和广场,沿金水路至建设路有光大广场、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沿中原路至东西大街有绿城广场、中大游园、正兴游园、二七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针对这一特点,规划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这些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进行重点照明设计,形成良好的景观,作为街道建筑照明的补充。
同时,郑州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和部分造型较好、体量较大的建筑。在市中心郑州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的二七塔,著名的河南博物院。照明设计要体现郑州市的文化历史特色,在整个城市的夜景照明中积极表现郑州的文化特色,通过设计,使光传达文化的信息,创造体现郑州市历史特色的夜景,形成夜间视觉的重要元素和城市的标志性夜景景观。
而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及景观尺度影响观景的方式,可以考虑沿路段照明的区段特色及节奏控制,既有连续的街道界面的夜景又有突出的重点景观使游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形成对郑州市夜景的完整鲜明的意向。
通过对色彩的控制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夜景照明
色彩对人们视觉和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控制好城市夜景照明色彩的使用。根据城市各区域的特点确定色彩的使用,并通过对现状夜景的全面考察,使色彩的运用与原有城市夜景相适应,突出特色。注意彩色光的使用色彩与照明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不可误用,如勾边用白色和蓝色,泛光用暖白色和黄色。建筑轮廓和标牌等一些地方可用彩色光大面积泛光仍以白色和黄色为主。局部地区为营造热烈丰富的气氛可运用较多的色彩变化。
通过照明方式及动惑照明的灵活运用,增强城市的夜景特色
可采用轮廓、泛光、内透等照明方式相结合的手法,突出照明对象的特点。照明方式应进行整体规划,同一路段的照明应在统一的基础上做到丰富。比如一段路的建筑可能都采用顶部勾边,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个别建筑再结合泛光或招牌的照明表现出丰富的效果。在商业区和公共休闲活动区可采用动感照明的方式,营造丰富热闹的气氛。商业区广告牌则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状态。
根据郑州市的特点和情况,分期进行夜景照明的实施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应根据郑州市的特点和现状夜景照明情况,提出分期实施的步骤,使照明规划更加切实可行。对于整体夜景效果影响大或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节点先实施照明,使城市有一个较完整的夜景景观,再逐步进行其余地方的照明。对于建筑的照明,也应根据其建筑类型和所处环境按重要性分级后分步骤进行:首先进行节点周边及重要建筑的照明,接着对路段上其余比较重要的建筑实施照明,最后实施一般建筑的照明,形成完整的城市夜景。
由此可以看出,郑州城市照明的大环境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而郑州本身也在积极探索,等待新面貌的来临。在此契机下,阿拉丁神灯奖组委会与当地学会、路灯所、工程公司等单位的联合组织下,对郑州夜景进行了实地的走访、考察,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讨论,对郑州照明做了深入探讨。
座谈会合影
座谈会上,河南省照明学会副秘书长冯健在介绍郑州城市照明情况时谈到,郑州城市照明在2002年左右发展起来,在发展期过后,没有重大事件,也就没有关键性的变化。现在能推荐的地方就是金水区中心商业区域,其中“玉米棒”(千禧广场建筑外形酷似玉米棒,因而在当地有此名称)是值得欣慰的一部分,对比其他城市它没有那么绚丽、五颜六色,颜色比较柔和,让人感觉很舒适,也实至名归地成为了郑州地标性建筑。
在河南省泛光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陈少华看来,郑州东亮西暗,有着明显的地域空间区分,东区代表这城市新型规划发展的方向,夜景灯光规划设计先行,有着相对良好的前瞻性规划性,灯光较西区整体光环境良好,以“玉米棒”为核心视觉点,连接整个东区如意湖的建筑群,形成体量完整的组团式灯光。除去东区CBD区域有良好的灯光效果,其他区域相对都较不足。整体上他认为郑州城市照明可能落后于北上广深等城市三五年,而外地人最有印象的也就是“玉米棒”,但郑州是多文化的发源地,没有“玉米棒”之前,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最早的地标,是一个时代乃至文化的记忆节点,它有很好的载体、很好的故事和很好的历史沉淀,但目前宣传力度及灯光的文化氛围挖掘都不够突出。“不盲目跟随,做有品质精细化的照明;把脚步慢下来,让照明的道路顺其自然发展;多以文化为点,做出具有中原特点的夜景照明灯光作品;在多媒体时代,凸显自身的内涵,让灯光更深邃。”这是陈少华对于郑州照明的建议。
郑州东之晨照明设计有限公司主创设计师刘博学则在更宏观角度表达了自己看法:
基于郑州的夜景体量,他认为郑州还未建立初步的夜景体系,城市的道路、边界、标识物是很重要的基础工程,而郑州夜景还是属于比较错落混乱的状态,灯光的颜色、建筑物的勾勒都不能很好地表现这座城市。如果能够让老百姓走进空间里面,很好地感受光亮,让人们对灯光有新的认知,引领人们的审美,做出更加讲究质量和品质、有意义的照明,这是他所期待的。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照明所副所长李叙博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现在郑州整个照明属于中原特色,与国内同级别的一些城市对比相对落后,其发展可能更多取决于郑州的一些政策走向。“郑州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整个城市面积一直在扩大,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对于照明这一块,郑州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得更好,2018年有关部门也专门提出了照明板块的设计规划意向,可能晚了五年,但是真正做出来的时候,能让人眼前一亮。”
从这方面出发,冯健提到,他们在参加各地城市夜景照明调研发现,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也困惑于道路照明这样的基础建设没有明确的验收标准,了解到这些情况,河南省照明学会也筹划联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一起,借助学会LED检验中心,起草相关验收标准和地方道路标准,并搭建平台同路灯部门举办短期服务班进行培训,帮助提高技能和审美能力,合理引导规划;以及对后期管理、维护如何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出建议,针对现今比较新兴的能源管理、PPP模式优势、劣势等进行分析,使相关人员有更全面的认识。
对于可圈可点的郑州城市照明来说,显然需要集设计师、专家、政府等众人智慧才能彰显出城市魅力,以免走入千篇一律、同质化的城市行列。
作为照明设计师,河南新中飞照明电子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瑞明表达了自己的设计态度:
他认为设计师一定要站在甲方的立场上去定位方案,量体裁衣地做出让业主满意的方案,一切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在他看来,郑州的设计师具备北上广深设计师们的眼界和深度,加之政府支持本地工程公司发展,设计师的价值也在等待好的项目来体现。
作为行业专家,河南省照明学会理事长王继援更是不辞辛劳走遍全国各地参加会议,了解全国照明发展情况。在他来看,郑州城市照明现在处在不发达的第三世界,但郑州市政府部门的照明工作却做得很到位,学会与政府相关单位的工作也积极配合,一起培训全省18个市近百个县区的城市照明建设管理人员,协助成立推广智慧路灯的跨地区“城市智慧与大数据联盟”,支持河南省重大建设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技术评审(包括在建的四个中心、智慧岛、100公里长贾鲁河生态环境建设、河南省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活动等)。
在建立这样的良性关系基础上,郑州的发展势在必行。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领导也透露,郑州城市建设趋于完善后,政府对于照明版块的设计规划也会加快,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只是在等待时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