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1]和推进黄浦江旅游发展的要求,经过近两年多的设计和实践,上海市制定了《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2],推进黄浦江景观照明优化提升,通过融合两岸、传承经典、创新发展方式,建成世界领先、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滨水夜景[3],为市民和游客营造安全、美观、舒适、友好的夜间活动空间和地标性景观。
1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方案设计
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的黄浦江两岸,根据历史文化风貌,在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以“璀璨浦江、魅力上海”为主题分为四个区段(图1)。
图1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整体布局
本次提升以黄浦江旅游角度出发,发挥黄浦江天然优势,强调两岸三区的效果互补、和谐、统一,传承经典,适度创新;坚持上海城市精神,体现文化自信。
与国内外其他沿江沿海发展的城市相比,黄浦江两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宽度适中,两岸可以在合适的距离互望,两岸建筑风格各异;江面多有曲折,在小陆家嘴有大的湾头,形成堤岸、江上和两岸高楼等丰富多变的观看角度,因此整体方案设计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老外滩、小陆家嘴、北外滩等在强化各自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同时,相互配合做到风格互补,可以在平日常态照明时就让游客和市民从江陆空多种角度欣赏到不同风格、动静适宜、相互补充的优美夜景。并经过多次联调,使杨浦南浦两桥间四区的第一立面夜景光色和亮度和谐统一,如图2所示。
图2 外滩、陆家嘴、北外滩三区协调和统一的夜景照明效果图
2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方案实施效果
外滩、陆家嘴、北外滩这一核心区域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外滩在传承原有经典暖色灯光的基础上,将原先钠灯全部替换成LED灯具,使灯具更小巧隐蔽、光线更细腻易控制、调光模式更灵活多变,能更好的从多个视角展现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气势、细节和典雅。根据不同时间、不同观看距离的需要,整个外滩的景观照明亮度可以整体变化多个亮度层次,实现单栋、多栋亮灯模式,可以实现多种开灯控制模式,可以在某个特定时刻单独对某一个或几个建筑做突出呈现。同时增加了外滩纵深建筑顶部和与外滩相连道路的灯光,烘托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经典;延续和扩展了外滩原有瀑布灯光,并且实现了光色可变,增加了点状可动态变化灯光,丰富了外滩夜景的层次。小陆家嘴区域强调整体效果,在金融区通过智慧内透、光耀系统、建筑照明补充完善、亮度调整等措施手段使整体效果更和谐、更具可变性。北外滩和杨浦滨江区域,丰富绿化和贯通区域照明,调整亮度光色,调整优化第二立面照明,使整体更和谐。
杨浦、南浦、卢浦和徐浦四座大桥的夜景设计出发点都是满足两岸公开空间贯通后市民游客的夜间观景需要,体现大桥和景观特色,并能在节假日做到适度动态效果,同时2017年底贯通的两岸45 公里滨江公共空间的景观照明也根据市民游客步行和骑行的观景角度和视觉需要做了适度提升设计。
通过本次老外滩的建筑照明改造提升,以及对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白玉兰等原有效果的软提升,可实现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时的丰富效果呈现;根据BPI照明设计的原始创意,结合亚洲第一盏路灯和第一盏电路灯的经典,在外滩设置和开发点灯仪式,体现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照明仪式感,可进一步丰富成国际知名的旅游产品和品牌;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时再临时增加部分节庆灯光,这样并没有因为灯光秀而另外增加大量造价费用,同时还具备持续提升、丰富的余地和空间。
配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2018年第一步的景观照明提升初步完成了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间的夜景提升。在原来夜景集中在外滩、小陆家嘴和北外滩核心区域基础上,完成了从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两岸建筑、堤岸和绿化景观全线建设、改造、提升,不仅为市民群众夜间浦江漫步营造了丰富的夜景,也延长了浦江夜游的线路[4-6],给中外游客呈现更加完美的灯光,如图3、图4所示。后续将通过进一步结合景观照明和城市设计、旅游发展和运营的提升,提升整个45 公里黄浦江岸线景观照明的品质和市民游客的观赏价值和参与感。
图3 外滩、北外滩和陆家嘴鸟瞰实景(摄影:郭峰)
图4 2018年第一届上海进博会期间金三角区域整体实景(摄影:郑雯红)
3结语
黄浦江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的设计和实践,通过灯光、色彩立体呈现了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为游人夜间漫步浦江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夜景空间。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2017.
[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2018.
[3]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2017.
[4]尉颖琪,王咏笑,王洁,等.城市景观的照明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照明工程学报,2015,26(3):1-6.
[5]黄文芳. “夜上海”明细帐.瞭望东方周刊,2014-09-15.
[6]袁樵.上海市景观照明规划——项目研究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