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年来汽车照明技术的演变回顾
摘要: 在黑暗的道路上,发生事故的危险最大,据统计,有1/4的交通事故都是发生在夜间。为此,研发人员一直在致力于汽车前照灯技术的完善工作,以便和使它能够适应日常交通中各种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的汽车上采用只有蜡烛灯作为照明工具,而今天的“氙气大灯”则代表了最好照明技术。
1991年,梅 赛德斯-奔驰在其研究车型F100 上首次推出了气体放电的氙气前照灯。1995 年,这一技术成为了E级轿车的标准配置。在灯泡内,发光气体氙和微量的多种金属盐取代钨丝成为了发光源。在2万8千伏高压脉冲的作用下,电极间就会产生等 离子光弧,它的光强度是传统卤素白炽灯的两倍。由此,氙素灯大大提高了前方及两侧车道的照明度。
历代奔驰汽车照明系统演变
(图注:1-1886年戴姆勒机动车烛光灯;2-1901年梅赛德斯辛佩勒斯乙炔灯;3-1915年奔驰18/45 PS电近光灯;4-1934年奔驰500K双线电灯;5-1968奔驰300SL卤素双前照灯;6-1971年奔驰350SL 卤素前照灯;7-1995年奔驰E级卤素前照灯;8-1999年奔驰CL级双氙素前照灯;9-2003年奔驰带有主动式转向照明的双氙素前照 灯;10-2004年奔驰CLS级带有主动式转向照明和拐弯照明的双氙素前照灯;11-2006年奔驰E级配有智能照明系统的双氙素前照灯。)
1999年,前照灯技术领域的又有了一个更 为顶尖的成就:复式氙气大灯。梅赛德斯一奔驰 CL 级跑车上率先采用这种既能用于近光又能用于远光的氙素前照灯。这项技术在远光时利用了整个光束;而在转换至近光时在灯和透镜间的遮光板就会改变位置,使得 光束的一部分由此被遮盖。另外,在远光时还有附加的卤素聚光前照灯加入照明。在这之后,一个投影系统取代了反射镜,应用透镜光学原理把光线集成束后直接射 照到车道上而无须再经过反射。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