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是LED企业“跑路资本”?
摘要: 正值“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又是每年客商订货的高峰期。工商、税务部门都查得较紧,敲山震虎,不少原来铤而走险的外地老板胆战心惊,寻找一切机会兑换现金,准备卷款逃跑。库存,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五穷六绝七断粮”是一年中照明行业的传统不景气周期。“从物流外运数据就可以看出,今年中山照明行业的国内整体销售额同比应该下滑了近30%。”秦粤物流董事长封建中对记者说道,他同时提醒,今年行业洗牌情况更甚往年,企业尤其要注意资金链安全风险。
据记者走访其他几家专业照明物流运输公司,其负责人一致表示:今年新客户(经销商和企业)的数量是有所增加,但单个客户的平均运输量却都在下滑。
“即使是沿海地区的专业灯具卖场,包括常州、临沂这样的批发集散基地,今年的人气也是大不如前。终端乏力,工程订单又不稳定,跟风上马的LED企业今年最是难熬。”一位原来在某LED商照企业做营销总监,今年开始创业的人士无奈说道。
记者在常州、临沂等地调研时了解到,今年从中山古镇直接采购配件,然后在当地组装再贴牌分销的经销商同比有所增加。如此一来,制造产区的成品企业的出货量就更大打折扣,其销售压力也可想而知。
“3乘1瓦压铸L ED灯杯批发价为3.8元,3乘1瓦球泡批发价为5.5元。”这是记者走访中山古镇灯饰一条街时收到某企业价格宣传单张上的显眼内容,上面还排满了二十多款LED灯的照片,价格之低令人咂舌之余也不禁起疑。
“旺季即将来临,最近很多LED企业请人在灯饰街派发价格宣传单,企求‘捞到’每年这个时间点来中山采购的各地商家资源。但有部分企业却居心叵测。”天晶照明电器董事长常凌对记者透露,部分LED企业就是趁旺季出货量大的时候,大量吸纳供应商货物和经销商货款,然后一跑了之,其造成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危及产业基地内外一大批企业和经销商的资金链。
库存竟是“跑路资本”
洗牌在行业恶性竞争严重的产业基地,更多表现为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消失。常凌告诉记者,今年照明行业市场总体依旧偏淡,绝大部分LED配件或者OEM企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都非常谨慎,尽量考虑与品牌企业合作。逃跑的企业,刚开始只是生意很淡,接不来订单,但又不愿让工人们闲着,于是就选择做库存。由于没有应收帐款,而供应商的月结时间眼看就要到了,其中就有无良老板直接卖掉库存,卷款逃跑,甚至连工人都不知道。
目前,正值“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又是每年客商订货的高峰期。工商、税务部门都查得较紧,敲山震虎,不少原来铤而走险的外地老板胆战心惊,寻找一切机会兑换现金,准备卷款逃跑。
库存,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以一款3瓦LED天花灯为例,正常成本价是15元,出厂价是18元以上,但那些准备跑路的老板,他就卖10元到12元,低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现金价。由于原材料是压配件商的支票,一般是两到三个月,可谓“无本生意”。
另一方面部分所谓决心做“品牌”的企业大打营销政策牌,例如向经销商承诺“首期铺底货10万元,即赠送小货车一台。”等直接的利益引诱。又或者答应商家首批货款现金交易,二次补货即能获得30%到50%不等的铺货优惠等。
“即使用上古镇最便宜的配件,不加人工、设备等其他费用,这样组装的天花灯还是亏本的。何况小货车一台都要四五万元,等于直接再打五折,不是为了套现还有什么可以解释?”一位常州的省级代理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不过,他也透露,熟悉“市场规律”的外地投机客商也闻风而至,只要给现金就能买到质量同样而仅有正常出厂价一半的产品。
等厂家弄到了100多万甚至更多的现金时,拍拍屁股一夜间就走了,反正并非本地人,走了别人又找不到他,甚至企业注册的身份证也是其他人的,或者是“三无”作坊,也没有什么证据被税务工商的查到。更有甚者明年或后年改名换姓又卷土重来。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